复旦中学的心理咨询室已经建成了7年,为1500多名复旦中学的学生做过心理辅导,现在每学年都有200多名学生来进行心理咨询。近七成中学生的心理出问题是因为情感、学习、亲子。即日起,心理咨询室将面向社会开放,遇到困惑的未成年人都可以来免费咨询。
第一位:情感问题
超三成中学生“为情所困”
“来心理咨询的学生里边,排在第一位的就是情感问题。”心理工作站的站长申桂凤老师说,这种情感问题分为与同学之间的友谊和青春期异性之间懵懂的“喜欢”。
找好友还书却让友谊“决裂”
初一的圆圆(化名)和芳芳(化名)是同桌,开学后不久,她们就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快考试了,圆圆问芳芳借语文的复习资料。
“我自己都还没有看完,怎么办呀?”芳芳有些为难。
“哎呀,你是不是我好朋友嘛?不就是借一本书吗?”圆圆有些生气地对芳芳说。芳芳不情愿地把书借了出去。
几天后,芳芳找到圆圆还书,还没有看完的圆圆生气了:“不就是一本破书吗?我还没有看完,还什么呀!”说着就一把把书丢在了地上。
就因为这样,圆圆和芳芳闹翻了。性格有些霸道的圆圆越来越想念小学的朋友,因为她发现班里的同学都不搭理她了。
心理老师支招:家长引导孩子从自身找问题
申老师说,跟同学之间相处不好的问题大多发生在初一或者高一。因为环境的变化,周围的同学也变了,有些孩子不太适应,普遍是因为独身子女从小骄纵、以自我为中心造成的。
家长应该引导孩子发现自己身上的问题。“如果全班大多数同学都不喜欢自己,那么是不是就要考虑从自己的身上找问题了?”申老师同时建议家长,一定要从小让孩子学会分享和交流。
比如,从小就让孩子自己整理书包、房间;吃饭不能把喜欢的那盘菜放在自己面前;玩具要拿出来和小伙伴一起玩等。
因为“分手”男生要自杀
在一个冬季的深夜,复旦中学的校长接到一个高二男生的电话:“我要自杀,你们都不要拦着我!”原来,男生跟同班一个女生关系很好,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在“谈恋爱”。可最近这个女生不仅把男生送的小礼物都扔了,还坚决要跟他“断交”,于是男生伤心得要“自杀”。经过几个小时的劝解,这个男生还是想不通。第二天一早,校长就带着男生找到了申老师。
“很羡慕你们这个时候单纯的感情。”申老师一来,并没有训斥他。她让男生抓了一把沙握在手中,男生发现自己越用力,细沙流得越快。
接着,申老师告诉他:“很多东西,你越是抓得紧,反而越容易失去。既然人家不喜欢你了,你死了人家也不会伤心!”男生渐渐地不伤心了,他明白,自己越优秀,越能吸引女生。到现在,这个男生已经考入了一所不错的大学。
心理老师支招:情感问题不要定性
“情感问题,切忌过早给孩子定性。”申老师特别强调,青春期的感情都是懵懂的,家长不要看到两个异性的孩子走得近,就惊恐得团团转。
她提出,家长首先应该学着去接纳现实的问题。“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家长都应该从小培养他们的责任感。”申老师认为,有了责任感,孩子们才会明白两个人之间的感情是神圣的,同时也是需要负责任的。还要让孩子们从小就知道要保护好隐私部位,从小就明白性也是神圣的。可以引导他们把这种情感变成一种学习的动力。
第二位:学习问题
来自复旦中学心理工作站的统计显示,来心理咨询的学生中,有20%~30%是因为学习问题。这部分学生中,一般初三和高三比例最大,初二、高二的比例也不小,高一和初一的比例相对较小。
高考觉得化学没考好
他差点放弃考英语
李清是高三的学生,由于家庭条件不是很好,他从小就下决心要努力学习,改变自己和父母的生活,所以他的成绩也一直很好。
进入高三以后,他常常学习时浮现出父母辛勤劳作的背影,可是越想好像越学不进去,越害怕考试。到高考那天,由于觉得自己化学考得非常不好,于是他准备不去考最后一门英语。
找到申老师和唐老师后,经过一个多小时的交流,他终于走进了考场,最后的成绩也还不错。
心理老师支招:让孩子经历挫折教育
“这个孩子就是心理压力太大了。”复旦中学心理工作站的唐洪建议,家长首先应该让孩子轻松地面对学习,不要认为只有考上名牌大学才是唯一的出路,这样容易让孩子走入死胡同。
“现在不少孩子是捧在手心长大的。”唐老师表示,很多大人都让孩子只学习,这样让孩子很有压力,也不能天天给孩子说“不努力读书以后就扫垃圾!”应该告诉他们,幸福的选择其实与成绩是没有太大关系的,只要付出了努力就好。
她提出,家长应该从小让孩子跌倒了自己爬起来,成绩不好了自己找原因,遇到问题,家长给出指导意见,但是必须让孩子自己去面对问题,让他们充分经历挫折。
第三位:亲子关系
“我受不了我妈了,我要搬出去住!”高二的王平(化名)一见到申老师,就不停地抱怨:母亲每天围着他转,吃饭了、看书了、喝牛奶了……甚至连看电视的时候,母亲的目光总停留在王平身上。不仅如此,母亲那张嘴还总是不停地念他:要好好学习哟,成绩怎么样呀?不要和成绩差的同学出去玩哟……
“想出去住,你现在会做饭、会洗衣服吗?有经济来源吗?”面对这样的问题,王平也傻了眼,他想到自己出去住要面对的问题,好像又觉得妈妈并不是什么都不好,只是方式极端了一些。
跟心理老师沟通了以后,他决定回去要跟父母好好谈一谈。
心理老师支招:家长学会适度放手
不少学生都反映,爸爸妈妈关怀过于无微不至。“并不是什么都帮他做完就是为他好。”申老师表示,家长不能管太多,也不能不管。总的原则应该是管大的和方向性的东西,同时要做到适度放手,注意方法。比如让他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而不是天天盯着他、监视他学习,不要在穿衣服、吃饭这些细枝末节上面纠结,应该让孩子自主。比如,家里买电视机,全家可以一起讨论,让孩子也提议,究竟买什么,从而一步步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对孩子的心理问题
没有最好的办法
心理工作站的站长申桂凤和心理老师唐洪以前都是英语老师。“当时去加拿大学习了半年,国外的心理教育已经比较成熟了,回来以后正好遇到了一个学生要自杀,为他做了辅导以后,学校开始重视孩子们的心理问题。”申桂凤说。
“孩子处于青春期,家长不要只一味地抓孩子学习。”申老师建议,家长应该让孩子学会分享,学会独立等。“对于孩子的心理问题,并没有什么最好的办法。”她认为,家长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用自己的智慧寻找到最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就是最好的。
相关文章
评论:0条评论内容请不要超过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