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衰弱是由于大脑长期过度紧张而造成大脑的兴奋与抑制机能的失调。
神经衰弱症主要由一些负面情绪引起,比如说恐惧、悲伤、抑郁等。由于一些青少年对学习中压力太大,亲人死亡,与人交往过程中遇到挫折等不能够正确对待,长期的心理冲突和压抑得不到解决,时间久了就会导致神经系统功能失调,进而产生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是种常见的心理疾病,也是青少年心理常见的一种疾病。多发生在青少年求学与就业时期,特别是青少年学生和青年知识分子发病率远比其他人群高。患者常常情绪不稳、失眠、乏力、抑郁寡欢。有时发现知觉错乱现象,对极重要的事物会茫然无所知觉,对声音极度敏感,即使轻微的声音也会使其惊恐得心跳、冒汗。这类患者往往忧虑过多,学业、职业、前途、名誉、地位、婚恋等总是盘旋于他们的脑际。尤其容易背上“病”的包袱,总爱陈述自己的病痛之或苦。当医生劝其摆脱精神压力时,他觉得别人不理解他,不同情他,内心很委屈,进而责怪医生不负责任,医术太差。
患者极易疲劳,因此感到一天到晚精力疲乏,学习与工作效率很低。注意力难以集中,头昏脑胀,记忆力下降。容易激怒,常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发生强烈情绪反应。对神经衰弱症的心理调适与治疗,要以预防为主,改变不良习惯,加强锻炼,生活宁静而有规律。对于睡眠习惯不好的,要协助父母或教师给予纠正或指导,进行自我纠正。首先旋以心理治疗法,克服紧张焦虑情绪,正确认识这种疾病的本质和发病原因,树立起与疾病做斗争的信心,把消极情绪转变为积极情绪,是治疗的关键所在。
对于真正的失眠性神经衰弱,可适当辅以药物治疗。
相关文章
评论:0条评论内容请不要超过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