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快乐成长
青少年保健
特殊儿童
专家指导
健康讲堂
青少年心理专题
中国校园健康行动 > 身心健康 > 青少年心理专题 > 正文

管住网瘾少年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

11月1日上午10时,儒家经济文化网同人民日报“大地”湖北记者站、四川记者站、CCTV商界中国、大洋网、大河网“大河评论”、中国县域新闻网、南海网、橙网、海峡教育网、中国新教育网、中国教育在线、中国在线、和谐法制网、华夏讯网、中国网(今日四川)、四川光华学院一起邀请,浙江公安网品牌网站“林警官在线”站长林月村警官(浙江警察)给儒家经济文化网内上千家媒体的朋友交流“戒除青少年网瘾,加强青少年安全防范和犯罪预防”的话题。(林警官在线)

我们知道,在加强青少年安全防范和犯罪预防方面,“网瘾少年”一直是个不可忽视的群体,他们一心沉迷于网络,缺乏自制力,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完整形成,缺乏父母和学校的正确指导等都使得网瘾少年始终游走在犯罪警戒线的边缘。事实上,很多未成年人犯罪都跟网瘾相关。由于网瘾导致青少年与家人吵架,打架,甚至恶性犯罪,抢劫,盗窃等报道也比比皆是。那么,既然网瘾对青少年的侵害这么严重,我们应该怎样来帮助青少年摆脱“恶魔”呢?

从大的环境来说,这应该是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责任。但其实说来容易做来难。家庭的教育,学校的管制,乃至社会为未成年人提供的成长环境,这些都非常的抽象,很难具体化。再者,恰恰是因为责任分摊于三方,从而三方“你推我让”。造成了家长舍不得管,学校不敢管,社会不想管、无法管的现实。

对于社会来说,一个网吧管制就已经令人头疼不已。这期间的阻力和利益博弈也很难分清。但难做不等于不做,正如林警官谈到的,社会的责任应该努力去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让成长中的青少年得到正确的方向和指导。然而,目前的状况是,对于未成年人的许多陋习,如学生抽烟、打架、进入各种不该进入的场所等,社会上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惩罚规定,法律规范体系还不健全,这从一定程度上放纵了青少年的不良行为,也就自然放纵了网瘾少年进一步滑向深渊。因此,如这次访谈中,林警官所提到的,要呼吁国家有关部门尽快建立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并落实到执行部门。作为网瘾的罪魁祸首——网游,它广阔的市场收益,其实完全可以放弃未成年人这一市场群体。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网游开发商的自觉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学习国外的电影管制制度那样,给网游分级,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这样就能切断未成年人接触网游的内容,很好的控制未成年人陷入“网瘾“泥淖。当然,给网游分级,则又是另外一个复杂的问题,在此不多阐述。但总的来说,健全惩罚措施,提高网游开发商的自觉性等,都是这个社会应该背负起的责任。

而对于学校和家庭,“教育”才是治疗网瘾之根本。在此次的访谈中,林警官甚至呼吁在教育未成年人的领域导入法制,法律防范之类的课程,明确犯罪对于青少年将产生怎样的后果。另一方面,对未成年人的教育相比成年人要特殊很多。尤其是80、90后子女,他们心灵脆弱,以自我为中心,心理成长不成熟等,都需要学校跟家庭花更多的时间、精力,用爱心来教育他们。引导他们参与现实生活中的社会实践,形成良好的个人品德,培养他们正确的上网习惯等,都是学校和家庭不容推卸的责任。

无论是社会也好,学校家庭也好,对于拯救网瘾青少年,他们都有各自的责任。但要完全使之落实到位,就非常需要一个查缺补漏的后盾。有人说,“这就是公益”。在此次访谈中,林警官就建议“在未成年人这个领域,应该介入更对的公益事业,有些事情家庭,学校都难以完成的,应让更多有责任心的精英来做。”对此,有人还提出了“未成年人安全防范和犯罪预防是当前中国最大的公益。”

但愿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在公益事业逐渐强大和帮扶中,祖国的这些“花朵”们能快乐,健康的绽放微笑!

分享到:
来源:南海网  2015-05-05  7663 0
中国校园健康行动城市联盟

上海市

重庆市

浙江省

山东省

黑龙江省

江西省

甘肃省

福建省

海南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opyright © 2011 chinaschool.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37513号-4

执行单位:北京捷图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捷图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