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天虽不像前些日子那样高温酷暑,但白天气温仍高,早晚转凉,一天中一热一凉,温差很大,使人难以适应,尤其是对于老年人、小孩、孕妇、体弱者来说。
燥是秋的主气。其引起疾病的因素有温燥(初秋)和凉燥(深秋)。专家提醒,初秋仍要预防中“阴暑”。
初秋有很多人中暑
小哲刚毕业,是来长沙工作的北方小伙,前不久酷热难熬,好不容易这几天迎来了降雨、降温,以为可舒服几天了,但却感到头昏乏力。急诊科医生告知小哲,这是中暑了。小哲听后无法理解。
医生详细询问了小哲的病情,随后发现,他晚上回家后感到比往日凉快,就先洗个冷水澡,然后开着电扇整晚地吹,可能是因为贪凉导致中暑。
29岁白领王小姐也有同感,她说:“我每天吹着空调,也没有受热,为什么还是浑身不舒服呢?”虽然今年酷热难耐,但坐办公室的她,一个夏天下来,浑身不舒服。人家在空调里喊热,王小姐穿了一件长袖还觉得冷,全身关节酸痛,流汗很少。王小姐说,自己上班8小时都是吹空调,下了班回家后立马开空调,基本就没有脱离过空调环境,但最近畏寒、乏力等症状越来越明显了。
排不出汗易中“阴暑”
黄建乐介绍,中暑在中医上又称“伤暑”,有阴、阳之分,“阳暑”是在烈日下劳作,或因在高温、通风不良、湿度较高的环境下,长时间劳作所引发的。而“阴暑”主要是因风、寒、湿邪侵袭机体引发,常在夏秋季转换时,由于过度贪凉而出现,如果过于避热趋凉,均可导致风、寒、湿侵袭机体而引发“阴暑”。
通俗地说,就是当环境温度高导致人感觉热、流汗时,这时人体内的热度需要通过扩张的毛细血管排热,如果强行降温,使得毛细血管收缩,那么人体内的热量排不出,就容易造成中“阴暑”。
由于夏季暑热湿盛,人体毛孔开张、腠理疏松,人们睡眠、午休和纳凉时,若过于避热趋凉,如夜间露宿室外,或坐卧于阴寒潮湿之地,或在树阴下、水亭中、阳台上乘凉时间过长,或运动劳作后立即用冷水浇头冲身,或立即快速饮用大量冷开水或冰镇饮料,或睡眠时用电扇强风对吹,均可导致风、寒、湿邪侵袭机体,引发“阴暑”。
避免寒湿侵袭引发“阴暑”
家住井湾子的张爷爷,由于前段天热而无法出门锻炼,这几天凉快了,他就早起来到小区活动身体。刚开始还觉得天气转凉后,运动起来更加有劲了,可哪知才两三天,就感到全身酸痛、四肢乏力。张爷爷喝了几碗绿豆粥来降温,结果身体情况更糟了,不得不来就医。
黄建乐指出,中“阴暑”会出现身热头痛、无汗恶寒、关节酸痛、腹痛腹泻等症。特别是老人、儿童、孕产妇、体弱及患有宿疾者,尤应加强防护,不可过于避热贪凉,避免寒湿侵袭而引发“阴暑”。
另外,人们不要在树荫下、阳台上乘凉时间过长,不要快速饮用大量冰水或冰镇饮料,或在睡眠时不要开空调、电扇,要避免强风对吹等。
初秋避免过食生冷食物
初秋仍有夏的高温,气候干燥,此时感染到的燥邪为温燥,主要伤阴,即损害人体的津液。症状是皮肤干燥、眼干裂、舌红少津、毛发干枯、小便赤黄、大便干结、口鼻咽干、胸痛干咳少痰、痰中带血丝,甚至发烧至高热。
一热一凉,加大了中“阴暑”的可能。张凌提醒,如果发现自己或身边人有中“阴暑”现象,可多喝些生姜红糖水,千万不要喝冰镇绿豆汤等,以免寒上加寒等于雪上加霜,或应在专科医生指导下,服用四逆汤加砂仁,一般服用3~5天就能见效。
此外,经历了炎夏之后,秋季人的食欲也开始变好,一不小心就会吃得过多,导致摄取热量过剩,热量在体内转化成为脂肪,堆积起来,就容易发胖。因此,入秋后切勿放纵食欲。
要多喝水,饮食上常喝稀饭、菜汤、水果等,多吃些清热、生津、养阴的食物,不吃或少吃辛辣、燥热、油腻食物,少饮酒。另外,胃肠道对寒凉的刺激非常敏感,而忽高忽低的气温,最容易引起肠胃不适。因此,天气由热转凉,要特别注意胃部保暖,避免过多进食生冷食物。
相关文章
评论:0条评论内容请不要超过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