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词典上解释为“淹没”的意思。如果父母的爱横溢泛滥起来,则会“淹没”孩子,这就是溺爱——一种失去理智的爱。
生活中溺爱现象有许多,例如: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有的父母也包揽下来,使孩子们失去实践的时机;饭菜不爱吃就倒掉,父母也从不责怪孩子;学校组织学生去军训,许多家长却担心这担心那,害怕子女吃不好、睡不好,军训时包里食物都塞得满满的;在高考现场,许多考生都是由父母陪着来的,陪考的比考试的还要多;有的大学生入校后连衣服都不会洗,等等。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溺爱所关照的并不是孩子的心灵,更多的却是孩子表面的、物质的需要。其实,面对孩子,家长所要做的应该是全面的关心,其中尤其应该多多关照孩子的心灵。溺爱会害了孩子,在独生子女时代,这句话值得各位家长认真思考。如何走出溺爱的误区,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学校教育研究部主任刘惊铎是这样说的:
在独生子女时代,父母将本来应分给几个孩子的爱,集聚于一个孩子身上,再加上祖父母辈的关心和爱护,所以,现在许多孩子感受到的是叠加的爱。
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有父母之爱的孩子是幸福的。但是,爱与世间的一切事物一样,超过了一定的度,形成溺爱,便会产生种种负面效果,淹没和窒息孩子的生命感受和生存空间,让孩子形成种种不良习惯,极大地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那么,如何才能走出溺爱的误区呢?
首先,要更新观念。要真正使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而且将这种爱转化为生活乐趣和生命动力,父母长辈在日常生活中,就不应仅考虑到自己一方的主观愿望,更应关注到孩子的实际感受,超越单向度的一味施爱的立场,不仅要让孩子在爱中成长,而且还要让他们在接受爱中学会施爱。
其次,要讲究方式方法。在升学压力下,现在许多父母都非常关心孩子的学业,并把这作为对孩子的爱的集中体现,所谓家庭教育,也不过只是学习辅导而已。这大大缩小了家庭教育的视野。事实上,家庭教育的优势集中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培养,个性特长的培养,生活经验和能力的培养,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的激发,良好学习习惯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等。从成功的中小学生家教指导经验分析,家长往往是在家庭日常生活中,通过亲子谈话、适时指点、寓教于情感交流、寓教于家务劳动、人格示范等,在引导孩子主动参与家庭生活的过程中,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地产生生动活泼、快捷有效的教育效果。
爱是滋养生命健康成长的沃土,希望各位父母能走出溺爱误区,让孩子在健康的爱中成长。
相关文章
评论:0条评论内容请不要超过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