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快乐成长
青少年保健
特殊儿童
专家指导
健康讲堂
青少年心理专题
中国校园健康行动 > 身心健康 > 专家指导 > 正文

给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需要给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减轻学生需要记忆的学习材料的量,保证智力生活的丰富性,教会学生在阅读的同时进行思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学习的关键还在于学生自身,教师不能越俎代庖,教师的教只是外在因素,这才与新课程理念相契合。

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会发觉,当学生年级较低时,学生负担较轻,学生学习分数较高,而当学生年级升高了以后,学生负担加重,学生学习分数总体上有越来越低的趋势,也就是学生学习越来越难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具体到某一门学科的学习,比如英语,学生初一时可能有二十多人及格及以上,到了初二时就是十多人了,而到了初三,就只有十人左右了,真是令人感到困惑。

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文章发现,苏霍姆林斯基也曾对这个问题感到疑问:为什么学生感到越学越难了呢?“中年级和高年级学生,在勤奋学习的情况下,还是不得不每天在家庭作业面前坐上3至6个小时。在学校里学6个小时,再加上在家里学6个小时,这样的学习已经把学生弄得精疲力竭了。”

面对这样的状况,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需要给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减轻学生需要记忆的学习材料的量,保证智力生活的丰富性,教会学生进行阅读时同时进行思考。人们还需要改变这样一种观念:把知识看成学生应当保存在头脑里的存货,一旦教师提出要求,学生就应当拿出来给他看。实际上更重要的是要学会运用知识,要引导学生不能只看见一棵单独的树,而应该看见整个森林。教师应当培养学生具备的品质:求知的愿望,认识的需要,使自己今天的精神生活,比昨天更加丰富。

因此,当教师面对这样的问题时,更重要的是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要改变传统的学生学习的“要我学”为现代的“我要学”,再变成学生的“我会学”。如果能促使学生变成“我要学”了,学生就会想办法克服各种困难,努力掌握学习规律,而在掌握了学习规律之后,学生就不会觉得越学越难学了。

如何让学生变成“我要学”,并不是逼着学生学习,让学生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上,如果是这样,学生还是不堪重负,学生还是会觉得越学越难学。要使得学生变成“我要学”,一是要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就要给学生自我学习的时间,也就是要给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二是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来支配自己的时间,不是总是依赖教师,老师让学什么就学什么,什么时间里要做什么,要有目标,要有一个行动的计划,万不能浪费自己的自由的时间。三是要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不仅让学生“要学”,还会让学生“会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就要让学生运用自己的脑筋来思考,就要让学生边学习边思考,努力自己解决问题,努力自己融会贯通,而不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学习的关键还在于学生自身,教师不能越俎代庖,教师的教只是外在因素,这才与新课程理念相契合。

分享到:
来源:新华网  2014-05-02  3605 0
中国校园健康行动城市联盟

上海市

重庆市

浙江省

山东省

黑龙江省

江西省

甘肃省

福建省

海南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opyright © 2011 chinaschool.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37513号-4

执行单位:北京捷图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捷图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