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我们迎来五四运动94周年纪念日,在我们心中,“五四”是一种信仰、是一种情怀、是一种使命,也是一个梦想:这个梦想属于青春,更属于中国。
其中有这么一群“追梦青年”,他们志存高远、包容友善、追求卓越。他们中,有普通的劳动者,有校园青年工作者,也有推崇民间公益的组织者,他们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各有创新,身体力行地带动身边的青年追寻青春梦、中国梦。
张彦:
桥机“高手”不断创新带动青年人
在洋山深水港港区,从高达四五十米的吊车上向下望都会让人心生胆怯,而身为桥吊司机的张彦却爬上爬下吊车十来年,他总淡淡地说:“习惯了。”
“80后”张彦是上海盛东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的桥吊司机,自认为不是个“聪明学徒”的他却有着一股认真劲,“我们每天12个小时跟着师傅学习桥吊技术,我善于观察和揣摩,把握机会练习。这段时间,我养成认真的工作习惯使我现在受益匪浅。”
2006年,张彦来到洋山深水港“扎根”,8年时间他总共吊运了49万只集装箱,若是堆在一起,相当于160座珠穆朗玛峰。
刻苦钻研的张彦也凭着过硬的技术,成为目前世界上驾驶集装箱桥吊速度最快的人,屡屡打破集装箱单机作业效率世界纪录。
回想起三年前又一次创造新的世界纪录时,张彦也只是淡淡一笑:“认真嘛,认真总能做好事情。”据悉,当时在作业中远“北欧亚帕厥”轮过程中,由张彦驾驶的桥吊仅用4.17小时完成了820自然箱的装船作业,以196.64自然箱/小时的桥吊单机作业效率再次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
因为技术过硬,市劳动模范、市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也接踵而来。这时的张彦开始考虑帮助更多的青年员工快速成长。
2010年,张彦总结并推广了《张彦集装箱桥吊操作法》口袋书。小开本的书十分薄,可以放入口袋,随时拿出来阅读。年青员工都如获至宝,口袋书中的内容能弥补他们自身操作的不足之处,提高操作技能。
在2011年底,以张彦命名的劳模工作室成立,一系列的培训带教、科技攻关活动,至今已经培训了新进的轮胎吊司机近100名,同时对公司现有的近200名桥吊司机的操作技能、安全意识进行了辅导,“他们为形成一线操作人员技能等级晋升搭建了平台。”公司方面表示道。
不断创新也是张彦不断努力的目标,他说,工作室针对码头作业存在的问题,不断提合理化建议、开展技术攻关,完成了12个项目攻关,“项目涉及‘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吊具存在箱外闭锁问题’、‘交接班效率项目’等。”张彦介绍说。
据悉,其中仅“新型桥吊节能操作方法”一项的推广应用,每年就能节省约128万元的能源消耗,《交接班效率项目》的开发应用也使整体交接班效率、质量有了明显的提升。
谈到梦想时,张彦说起了自己的爱好——看F1比赛,“我喜欢赛车比赛中不断超越的精神,不断超越对手也不断超越自己。让上海港保持世界第一大港的地位是需要不断超越的,而这就是我现在的梦想!”
高天:
出特刊、拍微电影 带领学生做时代的参与者
作为复旦大学团委书记,高天阐述着自己的主要职责:“向学生传播理想教育和理论知识。”
高天为落实学习做了不少事。在去年十八大期间,高天带领青年学生采写了整整64版、30余万字的学习特刊《经典释文》。分为三叠的《经典释文》内容涉及十八大的原文、社会政治类的经典著作等。
高天透露,特刊前后准备了有半年之久,其中联系95位专家学者颇费工夫。
让她高兴的是,特刊推出后,学生的反响很热烈,刚拿到食堂、宿舍楼下的特刊就会被陆续取阅。高天说,一份理论性特刊能受到如此热捧,是真正把学习落到了实处。
除了出特刊,高天作为出品人,还与一干青年学生制作了微电影《着调中国》,用高天的话说,这是一部充满“正能量”的音乐纪实电影。
为了落实十八大特刊专题报道,学生们先后赴新疆、西藏、广西、宁夏等中国边远地区,采访工作在祖国边远地区普通校友的事迹,“看了采访期间的素材,就想以歌曲联唱的形式为主要内容,配上《我的祖国》为背景音乐,制作一部励志微电影。”高天如是说道。
这部耗时2个多月拍成的10分钟微电影,让不少观看过的师生红了眼眶,高天很满意微电影带来的效果:“学生参与后有感悟,观众看完后受影响,这也是一种学习。”
此外,高天身上还流淌着志愿者的奉献精神。本科毕业后,她走进了“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宁夏西吉,用她的知识与魅力为西吉的孩子打开了知识大门,一年的支教生涯让她受益匪浅,“在与支教团的兄弟姐妹交流时,我总在说,虽然身为志愿者,但我得到的远比付出的多得多。那些孩子的淳朴,发自内心的笑容让人深深动容。”
支教归来的高天读研升博,留校成为老师。2010年,她又将志愿精神带到了世博园区,她成为了“志愿者的志愿者”。
高天一直觉得,作为校园青年工作者,有必要带领学生做时代的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参与体现在点滴中,包括学生自己对于校园的建言献策,也是一种很好的参与。只要踏实做事,成为时代的参与者,就有可能成就青春梦、中国梦。”
对于自己,高天则有着更具体的要求,她说要为学生搭建好成长平台,让他们在实践中为成就梦想奠定基础,努力“击破”学生对于未来的迷茫,在积极引导中让他们实现个人价值最大化,“我也会做一个参与者,用个人的努力踏实做事,影响更多的人。”
王可东:
用“一个鸡蛋”推动民间公益
在阴雨绵绵的四月天,2000多名职员、学生兴致高涨地参与了“一个鸡蛋的暴走”活动,从浦东新区祝桥镇至世纪公园,50公里的徒步路程让不少参与者“腿瘸了一周”。
参与者如此“自虐”,是为了号召身边人参与“一个鸡蛋的暴走”爱心捐助活动,“2000多名参与者,每个人都可以与身边的人‘打赌’,如果能走完全程,身边友人就为贫困地区的孩子爱心捐款,使孩子们每天能吃上一枚鸡蛋。”活动发起人王可东说道。
王可东是上海公益事业发展基金会的项目主管,这个民间公益组织最著名的活动便是“一个鸡蛋的暴走”,“起初我们筹的只有鸡蛋,但从去年起正式转变为平台性筹款活动,为更多儿童类民间项目筹款,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小朋友。”所以去年平台还资助了农民工子弟拓展培训、乡村图书馆、关爱白血病、白化病儿童等16个公益项目。
三年前,而立之年的王可东还是四大会计事务所之一毕马威的审计,拿着可观的报酬,却也常年加班加点地工作。两年的审计生涯让他异常疲惫,在重新考虑自己的未来时,他想到了公益,“我在山东上大学时是爱心协会的成员,参加过沂蒙山支教,对于公益一直很关注,也有一腔热情。”
所以他毅然辞职投身公益事业。作为活动发起人,王可东表示想到“一个鸡蛋”纯属机缘巧合,“正巧看到谷歌平台上有一小部分人做了类似公益活动,这样简单易懂的公益很适合推广。”
2011年,“一个鸡蛋的暴走”诞生了,作为“鸡蛋之父”,王可东参加了第一次的暴走。绕着崇明岛暴走50公里,脚程并不快的他从太阳升起走到太阳下山,直到晚上九点半才走完全程,“最后10公里真的是一步步挨过去的,以倒数第二名完成了暴走。”不过他以此动员了身边20多位亲朋好友进行爱心捐款,“少则一两百元,多则三千元,我一个人募得了一万多元捐款。”
近两年随着活动人气高涨,参与暴走的达2000多人。
有了众人的努力,捐款数额连年上升让王可东和一群公益青年喜上眉梢,“2011年劝募的捐款只有六七十万元,去年就上升至230余万元,远比我们预设的100万元要多。今年,目前的捐款已经超过了去年。”而每笔款项的用途、流向他们都会“晒”在网上,力求透明,让捐款人放心。
说起青春梦、中国梦,王可东坦言自己是个务实之人,没有过多宏伟的想法。他说,基金会还很年轻,手下的工作人员也很年轻,他只想带领这群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年青人,在民间公益领域内做出一定的影响力,“让更多的年青人认识到这不是次春游,让他们对活动有更深刻的理解并全身心参与公益。同时能以目前‘一个鸡蛋的暴走’知名度带动民间公益的发展,得到社会中更多人的关注。”
相关文章
评论:0条评论内容请不要超过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