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教育本质上仍属于应试教育。“应试教育”把应试作为唯一或主要的教育目标,是一种十分狭隘的教育模式,这种狭隘的教育模式正把我国基础教育引进死胡同,弊害极大。虽然在有识之士的大声疾呼下,政府教育部门,开始逐步推行素质教育,但是,高考、中考的制度不变,素质教育终将大打折扣。当前中小学的考试评价制度脱胎于应试教育,因此,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也都具体体现在考试评价的体系中。
首先,目前中小学考试评价制度有着与生俱来的硬伤:它是创新、创造的反动。既要进行统一的考试,就要有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教学标准,统一的评判标准。落实在具体学科具体的问题上就要有所谓的“标准答案”。在这“统一”的大框架之内,没有创新创造的余地,创新成了大逆不道。就这一点上说,与我们教育的宗旨是背道而驰的。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才,而人才的最显著特点就是具有创新的特质,具备极强的创造能力。现行的这种评价制度扼杀学生创造性,培养的是“考试机器”。它强迫学生死读书,读死书,把学习局限在与考试相关的内容范围内,从而出现知识面狭窄,高分低能的局面。高分低能者,貌似人才,其实不是人才,他的知识是死的知识,没有变成个人的能力,就象食品无法为肌体所吸收,变为强劲的肌肉,转化为力量、活力,我们通常称这类食品为“垃圾食品”,显然,这类知识,也只能是一堆废物。因此我们不难理解,2005年高考中,招收250名新生的香港大学,在经过面试之后,一些省市的高考状元竟有11位被拒之门外。新华社曾经为此发表了这样一篇文章:《港大拒收11名高考状元痛了谁》,十分尖锐地指出,“如果以考查知识的死记硬背为主的考试制度不改变,我们只会造就一批缺乏创造性和创新精神的考试机器,处于他们顶端的状元自然要被拒收。
从语言文学这一学科的角度来看,考试评价所要求的所谓“标准答案”也是非常不科学的。 “一百个观众心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是文学欣赏的普遍常识,因为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是经过观众再创造的结果,个人的文化水平、生活阅历不同,其“创造”的结果也一定不同。你想让所有观众心中都有一个完全相同的唯一的哈姆雷特,完全是不可能的。语言不同于绘画、摄影这类直观的具象的表现形式,它是抽象的,模糊而不精确的。从客观的对象到抽象的语言描述,增加了作者主观的内容,如个人的喜好,审美情趣等等;而由对抽象语言的感知进一步还原出客观的对象,又加进了读者的主观的因素,这是作者和读者的双重的创造,要让前后的形象完全相同,不啻于天方夜潭。
中小学考试评价制度的要求,任何的题目都只能有一个标准的答案,而语言本身的局限,使得答案具有多元化的特点,为了有一个唯一的答案,便人为地进行了限制,并造出一个“标准答案”,天下的考生都一起背诵,拼记忆力,谁记的最多、最全谁得的分数最高。这就是读死书、死读书的由来。考的分数再高,也不能证明其能力最强,创造力超群。
其次,中小学考试评价制度也因其严重的片面性,冲击了教育方针中关于“全面发展”的指导原则。由于学校以升学选拔作为教育教学的主要目的,又以考试作为选拔的主要手段,推崇的是“分数至上”,再加上现行的考试制度的诸多不完善因素,导致学校教育教学内容实际上被区分为考试内容和非考试内容。考试内容方面的教学大大强化和扭曲,造成学生学业负担过重;非考试内容的教学,则大大弱化,甚至被取消。在许多学校,初三、高三年级的体育、音乐、美术学科的教学,虽然按规定都排入课表,但往往是有名无实,总是被所谓主科即考试学科所替代。在这种考试评价制度下,不仅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方面被削弱,而且智育上也存在着严重的片面性,学生往往只侧重于死记硬背,知识与能力严重分离,非考试要求的能力,如书写能力、动手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被严重忽视,造成学生素质的许多缺陷,严重影响了受教育者全面素质水平的提高。
今天是我国第十四个全国“爱眼日”,然而我却看到一串令人感慨的数据:我国8~12岁的小学生中,近视发病率约为23%,中学生约为55%,大学生约为76%,全国近视眼约为3亿人,其中青少年约为2亿人。全国近视眼发病人数位居世界首位。根据专家的分析,青少年近视眼因为后天环境因素造成的占80%,而学校教育的急功近利,往往忽视了孩子的眼睛休息,被列为第一位原因。
相关文章
评论:0条评论内容请不要超过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