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快乐成长
青少年保健
特殊儿童
专家指导
健康讲堂
青少年心理专题
中国校园健康行动 > 身心健康 > 专家指导 > 正文

9岁小女孩报了8个兴趣班,孩子还会有兴趣吗

     暑假开始了,杭城的各类夏令营、兴趣班、补习班粉墨登场,许多家长也挖空心思给孩子找各种各样的兴趣班。

     “暑假要比上学时还忙,烦!”这是9岁的萌萌和记者说的第一句话。萌萌是杭州一家重点小学的二年级学生,暑假一开始,她已是珠心算、作文、奥数、英语口语、书法、合唱、国学、乒乓球等8个暑期班的学生了。

在萌萌父母看来,萌萌之前经过各种兴趣班的“熏陶”,收获了不少自信,比同龄孩子来得成熟、大方。对于暑期的8个兴趣班,他们认为“强度适中”。

在杭州,像萌萌这样的家庭不在少数。张先生也鼓励孩子在假期多上几个兴趣班。从小学起,他的女儿就参加各类兴趣班,如英语口语、滑冰、长笛等。家里专门添了一台钢琴,琴行老师课时费每小时最低120元,买一管长笛要好几千元,老师的课时费每小时也超过了500元。

支撑张先生如此“不计成本”的原因,是他感觉女儿从这些培训班中收获了不少,“去年给她报了EF口语暑期班,经过两个月的锻炼,原本内向的女儿不仅可以跟外教顺畅交流,还变得外向了很多。”他还打算日后把女儿打造成音乐特长生,今后就朝着音乐专才的方向培养。

为何兴趣班会如此吸引家长?“孩子不上兴趣班,家长会很害怕!”一位教育专家这样说。其实很多家长对于孩子要不要上兴趣班、该上多少兴趣班也非常矛盾和纠结,但看到周围同龄孩子似乎都那么“好学”,往往就会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担心孩子没有别人那么多才多艺,结果很容易身不由己地陷入了报读兴趣班的误区。很多孩子也就这样在家长的要求下“被”上了兴趣班。

不少教育专家认为,在应试教育压力下,现在社会上的各类培训机构和兴趣班,更多的只是重复教课堂知识,强化考试技能,往往忽视孩子的潜力开发以及创造力的培养,不但难以激发孩子的兴趣,还往往会扼杀孩子原有的学习兴趣。“命令式地要求孩子学这学那非常简单,但一个真正理智的家长,应该试着去发现孩子,去读懂孩子,多给孩子一点时间,多变点花样,陪他们玩一会,逗他们开心一下,把学习隐藏在游戏活动中,让孩子找到自己的兴趣,有个快乐的童年,这个比什么班都来得重要。”

也有不少家长意识到了孩子对于各类“补习班”的恐惧,“比起各类与课业有关的夏令营,我更倾向让孩子利用假期时间提升素质。”大学教授尹女士说,她给儿子准备的是一个很特别的“小鬼当家”夏令营:5天时间,期间可学烧杭帮菜、做西点、洗衣、打扫房间,另外还穿插一些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以及急救知识等。

“还是那句话,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只有孩子真正有了兴趣,才能学得好,才能学以致用。”教育专家呼吁,希望更多家长能更加理性地看待兴趣班,不要盲目、一厢情愿地让孩子参加兴趣班。

分享到:
来源:浙江日报  2014-05-04  3513 0

评论:0条评论内容请不要超过200字

中国校园健康行动城市联盟

上海市

重庆市

浙江省

山东省

黑龙江省

江西省

甘肃省

福建省

海南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opyright © 2011 chinaschool.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37513号-4

执行单位:北京捷图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捷图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